智慧校园

数据资产

日期:2025-01-13

过去10余年间,网络中心协同各职能部门,建设了支撑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业务域的各类应用系统70余个,将学校主要的业务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基本实现了业务数据化。伴随积累了大量与业务关联的信息化数据。为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互通,建设了数据中心,汇集了全校40余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开展了数据共享和数据治理,并初见成效,比如表格填报、网上办事、跨校区用章等业务领域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推进了无纸化办公,不断便捷了师生办事。在全面数字化时代,数据日益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和重要驱动力,同时,学校人、财、物等全量数据中,涉及大量个人信息、敏感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与师生利益关联的核心数据资料,在归口管理和共享使用时要注重安全性和保密性,遵从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严格权限控制措施。基于数据充分赋能和数据必要安全双维度目标,学校发布了《广州大学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试行)》,持续有效推进信息化数据资源治理,不断提升数据资源质量,增强数据资源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在数据资源总体管理上,参照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系统数据分类分级指南》及我校信息化数据管理和应用实际需求,将学校信息化数据资源整体按照七大类、三个安全等级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和使用。

一、数据资源分类:

为促进数据有序共享,学校对信息化数据实施编目管理,根据学校业务活动主题划分,数据分类及数据所涉及部门如下:

(1)学校概况数据:包括学校基本数据、学科数据、招生信息、办学条件信息等相关数据。主要涉及部门包括党委校长办公室、宣传部等。

(2)学生管理数据: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成教等学生个人信息、学籍数据、学历学位数据;以及招生、迎新、学籍、奖惩、党团、毕业、就业和生活等相关数据。主要涉及部门包括各学院(系、部、所)、党委组织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财务处、后勤服务处、团委、校友会、就业指导中心、图书馆、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

(3)教职工管理数据:包括教职工基本信息、人员招聘、入职离校、职称评审、职务任免、考核管理、培训管理、薪资管理、党团工作、出国事务管理以及离退休等相关数据。主要涉及部门包括党委组织部、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推广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财务处、后勤服务处、离退休工作处、教学发展中心、图书馆、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

(4)教学管理数据:包括课程安排等教学管理,培养计划制定等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等相关数据。主要涉及部门包括各学院(系、部、所)、教务处、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教学发展中心、图书馆、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

(5)科研管理数据: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成果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相关数据。主要涉及部门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财务处、图书馆等。

(6)公共服务数据:主要指学校日常管理运营与公共服务中产生的数据,包括办公管理数据、财务管理数据、资产与设备管理数据、信息网络管理数据等。主要涉及部门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财务处、后勤服务处、基建处、保卫处、图书馆、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医院等。

(7)其他数据:是指不属于以上分类的数据。

二、数据资源安全分级:

根据数据重要性、敏感性、规模等数据分级要素、以及数据一旦遭到泄露、篡改、破坏或者非法获取、非法使用、非法共享所造成的影响对象和影响程度,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将学校数据安全属性分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对应校内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进行管理。

数据已成为赋能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生产要素”。衡量一所大学的信息化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就看它数据治理的强度,就看它的数据质量,信息化数据治理与应用任重道远,迭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