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 首页 >> 网络建设 >> 正文
广州大学信息化建设大事记
来源: 日期:2012-12-29作者:

广州大学在2000年实现合并之后,于2004年整体搬迁进入大学城,目前共有大学城校区和桂花岗校区。

我校信息化建设在2008年以前主要是硬件建设,即校园网基础设施的建设;2009年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本着“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应用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职员工信息化素质为关键,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的指导思想,开展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学校十年来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大事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

从2004开始,大学城校区进行了校园网络的一期和二期建设,在基础建设方面已经建成高性能思科6513万兆核心交换,万兆骨干,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快速以太网。目前,校园的信息点达4万多个,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网络信息点覆盖率达百分百,无线网络覆盖全校教学区和图书馆,互联网出口有千兆光纤接教育科研网、千兆光纤接电信网。

另外,还建设多媒体课室311间,座位数28364个;数字语言实验室9间,504座;外语网络自主学习室6间,330座;建设完成大学城校区学生宿舍门禁改造,安装23栋学生宿舍楼,共106个门禁通道。

2、数字化校园一期工程建设

数字化校园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7日正式开始实施,主要建设三大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门户平台)、五大核心应用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OA系统、学工系统、迎新系统),集成学校原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邮件系统、精品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财务管理系统。

3、桂花岗校区网络改造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生活需求,为完善桂花岗校区基础网络环境,2009年7-10月对桂花岗校区的网络进行了改造,包括教室、学生宿舍、食堂及学生活动场所等,共计建设了4000多个信息点,并对主干光纤位置进行了调整,将原有光纤迁移到新机房,购置核心交换机1台、汇聚交换机14台,接入交换机192台,同时对机房和弱电井进行了改造。

4、数字化校园二期工程建设

2010年启动数字化校园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搭建云计算平台,建设网络基本应用子系统(包括校内搜索引擎、校园即时通信)、建设电子校务子系统(包括学生收费管理、电子离校、校友管理、科研管理、档案管理、审计管理、资产管理、学报管理)并对现有系统进行集成(包括校园论坛、招生管理、就业管理、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

云计算平台建成之后,陆续将各学院托管的门户网站及新建的应用系统迁移到平台上,做到服务器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了管理效率。

5、大学城教学区网络改造

2011年7月更换教学区(15栋教学楼)的210台接入层交换机和10台汇聚交换机;增加DNS链路负载均衡设备解决外网用户访问校园网速度慢的问题;增加1台防火墙,优化和改造网络出口,缓解现有防火墙压力,提高网络整体稳定性;购买50台PC机作为培训和测试用机。

6、视频监控项目建设

2011年8-12月对学校视频监控进行改造,包括对原有1284支摄像机及线路进行彻底排查、检修;加装摄像机92台;更新摄像机28台;移动原有52个摄像机位到新选地址;对30个汇聚点进行环境改造;建设视频监控中心和视频数据中心。

7、学生公寓网络改造

2011年9-10月对大学城校区生活区学生公寓进行改造,更换200台Netgear接入交换机为锐捷S2628交换机,明显改善学生的上网速度。

8、大学城校区宿舍信息点改造

2012年7-8月对大学城校区学生宿舍(B3、B14、B18、B20、B23共5栋)进行改造,共新增2316个信息点。此外还对9栋(B3、B11、B12、B14、B17、B18、B20、B21、B23)楼宇更换了8台汇聚交换机、356台接入交换机。

9、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2012年7月底进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共建设6套双基色及1套全彩LED显示系统,用于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同时还可发布通知、通告、企业招聘、专业进修、出国留学、气象预报、即时新闻等信息。

10、数字化校园三期工程建设

2012年开展数字校园三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移动办公系统、研究生系统(二期)、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及数据综合分析系统。

11、视频监控项目改造

2012年11月大学城校区更换视频监控系统30汇聚点的接入交换机,更换数据中心的1台汇聚交换机;更换64台电梯的轿厢摄像机;更换教学区8栋楼宇的首二层的96台摄像机;新增3个分控中心,实现区域监控管理。

通过视频监控改造,提高了校园监控图像的质量及监控网络的稳定性,彻底改变了电梯监控长期不能使用的问题。

12、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及各业务系统的培训

信息化建设的使用主体是师生,为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我们在进行业务系统及有关平台建设的同时,还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我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自2009年11月启动至今,共开办了10期16个班别的培训,培训人数达950余人次。同时,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各应用系统进行了多次培训,学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到全校教师等都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培训人次达到10000以上。

13、建立各应用系统的管理办法

为做好应用系统的推进工作,保障应用系统的规范使用,维护数据的安全,特别是数据的管理及权限分配等工作,学校组织各相关业务部门、技术人员针对各应用系统分别制定了管理规范和制度,目前形成的制度有《广州大学教务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广州大学人事信息系统管理规定》《广州大学收费系统管理办法》等共二十多个。

14、教学资源建设

广州大学2009年购置网络课程建设的统一平台,目前共建设346门网络课程,覆盖全校大多数专业及学科,形成了一大批面向全校师生的共享课程;建设精品课程149门,其中获批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市级精品课程36门,校级精品课程51门;建立了免费面向全校师生共享的外语教学资源平台,资源涵盖7个语种,容量达5T;建立了视频点播资源2T以上,其中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课堂实录、精品课程实录、教师讲课比赛视频、外国著名大学公开课程视频、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党员教育视频等)约900G;建立了广州大学中华经典诵读平台,围绕“中华经典诵读”这一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为学生提供约500G“百篇经典视频”、“百篇经典音频”、“专家讲坛”等资源。

15、学校主页及部门网站改版

为进一步推动校园网站建设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强化网站的维护和更新,更加实时准确地介绍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全方位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切实把二级网站建设成为支撑学校主页的重要信息公开平台及对外宣传广州大学的重要窗口,学校2011年组织力量对学校的主页及各学院、部门的网站进行重新改版,每年2次对学校各学院及部门网站进行评比并全校公布评比结果。通过对门户网站的改版,大大提高了网站的安全性并对宣传学校、规范办事流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时间:Dec 29, 2012 2:09:00 PM

上一条:“十三五”信息化应用规划编制建议


下一条:即时通讯系统开展培训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  电话:020-39366390